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铜鸮卣内发现蒸馏酒与铭文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5/01/20/176ce443b055aa7.jpg)
商代铜鸮卣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5/01/20/176d6f86f646e9b.jpg)
器盖内的铭文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5/01/20/176dca7-2d34be8f.jpg)
X光下器内的液体
近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组织开展大辛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修复研究时,在一件商代青铜器——鸮卣上获得了两个意外新发现:一是在器内发现的存留液体证明是蒸馏酒,将我国发现蒸馏酒的年代追溯至三千年前的商代;二是在器盖内侧发现一个铭文,这是大辛庄遗址新发现的又一个铭文(族徽)。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王舍人街道办事处大辛庄村东南,是一处重要的以商文化为主要堆积、集居址和墓地于一体的大型商代聚落遗址。2010年6月至12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这件铜鸮卣即出土于此次发掘的一座规格较高的商代晚期墓葬中,同时出土的青铜礼器种类和数量均较多。其中铜鸮卣造型生动,做工精美,在山东地区同时代的考古发掘中极为少见。
中国蒸馏酒的起源研究一直是科技史和酒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此前的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最早的蒸馏酒记录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的古埃及,古埃及灭亡后蒸馏酒技术被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等欧洲和中亚地区的文明吸收和传播。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就开始用谷物酿造米酒,但是中国早期蒸馏酒的记录一直是空白。直到辽金元时期历史文献上才出现蒸馏酒在中国传播的明确记载,而考古发现的最早的蒸馏酒作坊是辽代的。因此历史学家们认为,中国的蒸馏酒是辽金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从中亚地区学习掌握,经由草原丝绸之路带入中国并传播开来的。
但是,随着考古的新发现,陆续有汉代的蒸馏器实物出土,包括海昏侯墓出土了西汉的蒸馏器,西安张家堡墓地出土了新莽时期的蒸馏器,表明至少在汉代中国已经有了蒸馏技术。但是蒸馏技术是否被用来制作蒸馏酒尚不可定论。此后,烟台三十里堡汉墓出土的酒被鉴定为蒸馏酒,证明了汉代的蒸馏技术已经被用来制作蒸馏酒,表明中国至少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已经独自发明了蒸馏酒。而大辛庄遗址铜鸮卣内的液体样品,检测为商代墓葬出土的蒸馏酒,将中国发明蒸馏酒的时间又向前追溯至三千年前,基本与古埃及发明蒸馏酒是同一时期,填补了商代至汉代我国蒸馏酒的空白。
记者了解到,这件铜鸮卣出土时,考古人员能够明显感受到内部有少量液体,但由于器盖和器身已经牢牢结合在一起,迟迟未能开启。近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的文物修复人员对铜鸮卣的锈蚀部分进行处理,打开了器盖。器内液体标本被密封送往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证实是3000年前的蒸馏酒。
据检测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研究员吴朦说,经过检测发现,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存在乙醇等成分,确定是酒类。果酒、米酒,只有发酵没有蒸馏环节,会留下糖类、蛋白质等物质,即便长时间埋藏也不会完全降解。而这件铜鸮卣内残存的液体长期保存在封闭的无氧环境中,经过鉴定,只有水、乙醇、乙酸乙酯等成分,是采用蒸馏工艺制作的酒。
(据济南考古微信公众号、新华社电)
上一篇:守住“钱袋子”, 过好幸福年
下一篇:没有了